皇清經解續編卷千三十八
南菁書院
逸周書逸文十一
嘉定朱右曾亮甫著
文王去商在程,正月既生魄,太姒夢見商之庭產棘,小子發取周庭之梓樹,于闕閒化為松柏棫柞,寤驚以告文王,文王乃召太子發占之于明堂,王及太子發並拜吉夢,受商之大命于皇天上帝。
文王曰:「法寬刑緩,囹圄空虛。」
文王曰:「周視民如子愛也。」
因五行相剋而作五刑,墨、劓、剕、宮、大辟,是也。火能變金色,故墨以變其肉;金能剋木,故剕以去其骨節;木能剋土,故劓以去其鼻;土能塞水,故宮以斷其淫泆;水能滅火,故大辟以絕其生命。
文王獨坐,屏去左右,深念遠慮,召大公望曰:「帝王猛暴無文,強梁好武,侵陵諸侯,苦勞天下,百姓之怨心生矣。其災,予奚行而得免于無道乎?」大公曰:「因其所為,且興其化,上知天道,中知人事,下知地理,乃可以有國焉。」
恃德者昌,恃力者亡。
天予不取,反受其咎。
大公曰:「知與眾同者,非人師也。大知似狂,不癡不狂,其名不彰,不狂不癡,不能成事。」
文王曰:「吾聞之,無變古,無易常,無陰謀,無擅制,無更創,為此則不祥。」大公曰:「夫天下,非常一人之天下也;天下之國,非常一人之國也。莫常有之,唯有道者取之。古之王者,未使民民化,未賞民民勸,不知怒,不知喜,愉愉然其如赤子,此古善為政也。」
武王悅箕子之對,賜十朋。
神農之時天雨粟,神農耕而種之,作陶冶斤斧,破木為耜鉏耨,以墾草莽,然後五穀興,以助果蓏之實。
黃帝作井,始●灶,亨穀為粥,蒸穀為飯,燔肉為炙。
少昊曰:「清清者,黃帝之子青陽也。」
三王之統若循環,周則復始,窮則反本。
更火:春取榆柳之火,夏取棗杏之火,季夏取桑柘之火,秋取柞楢之火,冬取槐檀之火。
三日粵朏。
孟春之月,日在營室,蟄蟲始震。乃命太史守典奉法,司天日月星辰之行。乃擇元日,祈穀於上帝。
掩骼薶骴。
兵戎不起,不可從我始。
春行夏令則雨水不時,草木蚤枯,國乃有恐。
仲春始雨水。日夜分則同度量,鈞衡石。是月獻羔。
以太牢祀高禖。
虹始見。
命榜人。
仲夏之月,令祀百辟卿士之有德于民者。
季夏燒薙。
腐草為蠲。
季夏月,可以封諸侯,立大官。
孟秋,行冬令,則草木枯,後乃大水,敗其城郭。
中秋築城郭。
七騶咸駕。
中冬,奄尹申宮令,謹門閭。
歲將●終。
季冬行春令,則胎夭多傷,民多蠱疾,命之曰逆。
●雨。
春食麥羊,夏食菽雞,秋食麻犬,冬食黍豕。
春牝陳弓為前行,夏方陳戟為前行,季夏圓陳矛為前行,秋牡陳劍為前行,冬伏陳楯為前行,是為五陳。
凡禾,麥居東方,黍居南方,稻居中央,粟居西方,菽居北方。
夏食鬱律、桃、李、杏、梅;秋食樝、梨、橘、柚;冬食菱、藕。
明堂方一百四十四尺,高三尺,階廣六尺三寸,室居中,方百尺,室中方六十尺,戶高八尺,廣四尺,牖高三尺,門方十六尺東應門,南庫門,西皋門,北雉門。東方曰青陽,南方曰明堂,西方曰總章,北方曰玄堂,中央曰太廟,亦曰太室,左曰左介,右曰右介。
明堂者,所以明天氣,統萬物,明堂上通于天,象日辰,故下十二宮象日辰也。水環四周,言王者動作法天地,廣德及四海,方此水也,名曰辟雍。
篤仁而好學,多聞而道慎,天子疑則問,應而不窮者謂之道,道者,導天子以道者也,常立于前,是周公也;誠立而敢斷,輔善而相義者謂之充,充者,充天子之志者也,常立于左,是大公也;絜廉而切直,匡過而諫邪者謂之弼,弼者,拂天子之過者也,常立于右,是召公也;博聞強記,接給而善對者謂之承,承者,承天子之遺忘者也,常立于後,是史佚也。
西域獻火浣布,昆吾氏獻切玉刀。
年不登,甲不纓縢,宮室不容。
年飢,上用輿曲輈不漆,矛戟縷纏,羽旄不擇鳥。
將欲敗之,必姑輔之;將欲取之,必姑與之。
欲起無先。
成功之下,不可久處。
必參而伍之。
農不出則乏其食,工不出則乏其事,商不出則三寶絕,虞不出則財匱少,財匱少而山澤不辟矣。
先其命。
知天文者冠鷸冠。
以左道事君者誅。
記人之功忘人之過,宜為君者也。
國無三年之食者,國非其國也;家無三年之食者,子非其子也。
往者不可及,來者不可待,賢明其世,謂之天子。
若臨深淵,若履薄冰。
民善之則畜也,不善則讎也。
天子見怪則修德,諸侯見怪則修政,卿大夫見怪則修職,士庶人見怪則修身。
揜雉不得,更順其風。
上言者下用也,下言者上用也。
下言而上用者惑也。
既彫既琢,還歸其樸。
紳之束之。
前車覆,後車戒。
宮中之食。
士分民之。
味辛而不●。
來就惎惎。
竹箭如榗。
竘匠。
君憂臣勞,主辱臣死。
善為士者,飛鳥歸之蔽于天,魚鱉歸之沸于淵。
魚龍成,則藪澤竭,則蓮藕掘。
邱陵之人專而長。
容容熙熙,皆為利謀;熙熙攘攘,皆為利往。
武王不閉外門,以示無懼;去劍搢笏,以示無仇。
甘食美衣使長貧。
日本有十,迭次而出,運照無窮,堯時為妖,十日並出,故為羿所射死。
岕山,神蓐收居之是山也,西望日之所入,其氣圓,神經光之所司也。
天狗所止地盡傾,餘光燭天,為流星長十數丈,其疾如風,其聲如雷,其光如電。
穆王田,有黑鳥若鳩,翩飛而跱於衡,御者斃之以策,馬佚不克止之,躓於乘,傷帝左股。
皇清經解續編卷千三十八終 善化劉鐸 長沙王賓校